网路多艰难 超越上青天

五柳村初创,曾叹曰:“赖此网络,使我客居天涯,独处斗室,仍能在瞬息之间,沟通万国,泼墨长空,挥洒自如,无远弗届。”不意好景不长,星移斗转,物异人非,网路艰难,蜀道失色!下为残篇所记,谨再录于此以志之。——2021年1月26日。


陶世龙:从两篇文章的遭遇看网路蜀道难

据360图书馆保存的文本 2007-09-28 阅 442 转 6

杜文棠教授的《长歌当哭忆故人–追怀赵林克悌教授》在国内多家网络托管商提供的blog无法贴出或贴出后打不开并有造成网路短时间中断,使我甚感困惑。 
昨日收到的《两点之间的伽利略–回忆与思考朱光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为柳鸣九为《魂萦未名湖》所写,也获得类似的遭遇,现将发表之难记录如下:
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博客(blogcn)。那里我建立有一个[写未名湖]的专栏,上传成功,但去浏览,一点击标题就中断,而且造成这个blog的首页也好一阵无法进入;
于是再到博客网(bokee)、博易网(myanyp)、歪酷网(yculblog)、360doc图书馆一试,都是上传时即中断,没有能发出;
在博客大巴(blogbus),上去了,而且在首页有摘要显示,很高兴,但要阅读全文又是一点击就中断,只好删去;
新线博客(freshwired)在美国,因对上传文章的长度有限制,6000字以内,于是分成(上)、(下)两部分上贴,(下)成功了,(上)却不行。 据我所知,这个网站主要的用户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并曾因故关站整顿过一次,也许是自律较苛。
最后在顶顶华网(topchinese)发出了,而且操作简便,这个网我在2006年9月发现,当时是海内外都可以看到,在这里发出的第一篇文章是老作家任彦芳的《卖香蕉者(发表于:2006-9-19)》。9月下旬回到北京后,在那里使用也很方便,但到2007年2月在北京上不去也无法管理了,3月初回到加拿大以为国内还是看不到,遂搁置不用,因为先是海内外都能看到,而不久后国内就看不到了的事件已发生过多次。到了8月27日,偶然发现有国内来访者的留言,才知道又通了,并查出在3月28日就有来自国内的留言。这回又用上了,或许就是暂时的技术故障,我是过敏了。现在杜文棠教授的文章也在这里发出了。但不知在国内浏览的效果如何,希望能长期保持正常。但网路在海外比在中国大陆流畅是不争的事实。这两篇文章在另外几个设在海外但国内看不到的blog试了试,都是一两分钟上传就完成了,打开也顺利。而有类似遭遇的也不止是这两篇。
有些已发在国内网站的文章在点击时一闪现就中断,或根本不出现,看到的是“找不到网页”,或“载入页面时到服务器的连接被重置”,已有网友多次来信留言相告。
出现这种现象,现在都认为是对敏感内容过滤所致,我以为这是因噎废食,闭目塞听。掩耳盗铃,实在是不高明的办法。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单纯的技术故障,但一般人难以分辨了。
李白有诗: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难,造成了四川的闭塞落后,所以人们要极力修公路、铁路,开辟江河航运。
网路本不难,可是现在却要设置种种障碍,人为制造困难。
可以想象得到,在海外和在中国大陆获取网上资源的难易之差,这对中国的发展有利吗?
何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网民犹水,防得住吗?

【附】五柳村故障记录

(首发在博客啼笑皆非 2017-1-24 18:35 已有 9435 次阅读)

五柳村网受到的干扰,在2017年1月19日前是被屏蔽,更新网址后可正常运行到下次被屏蔽前;19日后,开始仅表现为访问量急剧下降,但仍可访问,最后终于无法访问。出现转折的时间幅度较长,难以判断何时被屏蔽,但可以看出转折的存在。见下:

2018年1月24日午夜;23日17:21前后;22日18:35前后;19日20点前后;15日18:27后;13日09:24前后;11日14:20前后;8日19点后;4日17:40前后;3日19:25前后;2日16点。

2017年12月29日17:40前后;28日09:07前后 ;26日15:52前后;25日21:17前后;21日15:00前后;20日23:35前后;18日18:30前后;15日09:50前后;13日17:40前后;12日16:15前后;11日18:07前后;8日16:20后;7日14:20前后;4日18:00前后;1日20:30后;

11月29日22点前后;28日10:52前后;22日15:26前后;17日21点前后;14日18:40前后;12日11点前后;8日14点前后;4日;1日;

10月30日;25日凌晨;23日13:45前后;20日20:07前后;19日17:40前后;17日零点前后,20点前后;12日16:10前后;10日21点前后;7日11:18前后;5日上午10点前后,下午16:45前后(今日屏蔽两次);1日20点前后;

9 月26日15:05前后;22日20:30前后;21日18:45前后;8日10:50前后;5日21:15前后;4日17:15前后;3日20:10前后;

8月30日10:00后;24日23:40 前后;23日21:20前后;21日12:47前后;16日21:10前后;15日20:20前后;12日12:00前后;11日 19:00前后;9日20:35前后;8日19:25前后;”4日20:30前后;3日21:00前后;2日20:30前后;1日05:20前后;

7 月31日20:10前后;26日零点前后;21日20:30前后;20日18:10前后;7 月19日17:50前后;18日20:30前后;17日20:07前后;14日23:45前后;13日21:00前后;12日19:20前后;8日11:20前后;7日16:10前后;5日19:40前后;3日11:10前后;6月30日18:40前后;29日 21:40前后;27日19:30前后;26日20:06前后;22日17:40前后;21日10:20前后;19日23:20前后;16日零点前 后;13日23:30前后,8日下午,7日下午,4日14:00前后;2日23:48;1日20:10前后;

5月27日20:30前后;26日17:47前后;24日零点前后,21:22前 后;19日18:20前后;16日20:10前后;15日19:54前后;12日18:20前后;11日19:30前后;10日19:15前后;9日18:25前后;8日18:50前后;5日20:55前后;4日17:40前后;3日21:06前后;2日18:25前后;

4月28日夜间;27日18:20前后;26日22:30前后;i21日15:00前后;19日21:20前后;18日21:30前后;14日17:20前后;13日17:00前后;12日16:40前后;10日19:50前后;7日17:45前后;6日18:40-前后;5日20:50前后;2日10:30前后;1日夜;

3月31日18:20前后;30日19:00后;29日19:30前后;28日16:30前后;22日11:30前后,18:30前后;20日18:50前后;18日18:04前后;17日17:30前后;16日17:30前后;15日18:50前后;14日18点后;10日 20:20前后;9日19:40前后;8日午夜;7日19:05前后;3日16:00前后;2日20:15前后;1日18:00前后;

2月27日15:10后;2月24日22:10前后;2月23日18:40前后;2月22日19:20前后;2月20日18:00前后;2月17日上午10:30前后,下午17:20后;2月15日17:00后;2月14日16:30前后;2月13日16:50前后;2月11日16:00后;2月10日16点后;2月8日17:20至18:20之间;2月7日18:00后;2月6日18:43前后;2月4日16:50前后;2月3日16:00前后;2月1日17:36前后;1月31日10:00后;1月27日12:25前后;1月26日11:30前后;1月24日20点前后,1月23日中午;1月20日夜;1月19日夜均有表现。从前的记录是:2月4日16:50前后;2月3日16:00前后;2月1日17:36前后;1月31日10:00后;1月27日12:25前后;1月26日11:30前后;1月24日20点前后,1月23日中午;1月20日夜;1月19日夜均有表现。从前的记录是:1月18日16:44;1月17日16:40前后;1月16日11:15前后;1月13日17:20前后;1月12日17:30前后;1月11日10:15前后,18:30前后;1月10日16:15前后;1月9日16:30前后;1月7日17:10前后;1月6日17:30前后;1月5日下午18:40前后;1月4日下午17:20前后;1月3日18:20前后;12月30日17:40前后;12月29日20:40前后;12月28日上午10:50前后;12月27日子夜;12月26日18:25前后;12月24日17:45前后;12月23日18:00前后;12月22日19:40后;12月21日14:40前后;12月20日17:20后;12月19日18:56后;12月16日上午09:50前后;12月14日下午14:40前后;12月13日下午16点后;12月9日18点前后;12月8日17:15;12月7日上午08:50后;12月5日17:30后;12月1日上午9时前后及下午17点后;11月28日19:55前后;11月26日16:45前后;11月25日17:45前后;11月24日14:50前后;11月22日17:26;11月21日17:40前后;11月18日19:26;11月17日17:45;11月16日17:00前后;11月14日下午14:00;11月11日18:20前后;11月10日20:20前后;11月9日下午16:50前后;11月8日20:10后;11月7日19:30后;11月4日14:45前后;11月2日晚19时前后;11月1日晚18时前后;10月30日上午10:15; 10月28日晚18:00后;10月26日上午09:50;10月24日晚21:25;10月21日晚19:15,21:45;10月20日晚19:25;10月18日下午 17:45;10月14日下午13:40后;10月13日下午17:00;10月12日下午14:20后;10月11日下午14:30后;10月8日 14:00后;10月7日上午09:50前;9月30日18:00前后;9月23日晚22:00前后;9月22日下午18:00后;9月20日下午 14:00后;9月18日上午11:00前后;9月13日下午18:00 后;9月9日下午17:45前后;9 月8日下午18:03前后;9月6日下午19:04后;9月4日下午16:45前后;9月3日下午 16:20后;9月2日下午 15:30前后;9月1日下午18时 后;8月30日下午 16:20前后;8月25日下午 14:20前后;8月23 日 下午14:30前后;8月20日下午16:20前后;8月19日下午17:00后;8月17日下午17:00后;8月15日下午13:30前后;8月12 日晚20:00前后;8月11日下午16:30前后本站【即时导读】【逐日收录】及多个博客被屏蔽。以往发出的文件,除少数漏网残余和新发布的,许多是不翻墙看不到了。无力全部补发,部分大家关心的文章随后当重新发布。

我为什么办《五柳村》?

据天涯社区老范(福潮)2001-10-25 10:11:00 点 在天涯论坛 > 关天茶舍 贴出的文本转录.

关天茶舍居然还保存有这些文章,是互联网初期的,可见那时人们互动之活跃,恍如隔世矣!

我为什么办《五柳村》?(转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这个人网页–TAO’S HOME PAGE,1999年5月就创建了。当时技术上不熟悉,上网的内容也不多,没敢挂什麽牌子。到八月中,父亲的《云孙随笔》和德坚的《风雨人生》都上了网,有点分量了,于是取了个名字“五柳村”,算是正式开张。
取名“五柳村”显然是因为我和德坚都姓陶,虽然她已不在人世了。但我仍把这网页看作我们的夫妻店。这并不是空虚的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因为要是没有她生前将父亲和我的五、六十万字文稿输入了电脑,这网页哪能一上就有这麽多内容,而且今后还有她留下的存稿可以继续使用。那时电脑的功能没有今天好,输入这几十万字,是很辛苦的。
姓陶的总是爱攀附陶渊明,尽管和陶渊明不一定同出一源。我这样做可能会被人认为有点俗气,但是俗就俗吧,这名字有个好处,人家一看就可以想到是姓陶的人办的,而我还相信,物质文明越发达,陶渊明的价值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不要去讥笑这是附庸风雅,我以为更多的是人性的复苏。
要从我们两个陶家来看,我这四川安岳陶家与陶渊明故里相去甚远,如果我的先祖是从湖广迁来,还有可说,但追根的结果,在清朝初年留有记载的安岳陶家始祖,不象当时大多数四川人是外来的移民,而是土生。在明末大乱时他逃到贵州躲过了这一劫,待安定后回来,有许多荒无人烟的土地可供他选择,走来走去最后在安岳县落下了脚。德坚那个广东番禺陶家,在她的记忆中留下的东西太少,小时候举家都在动荡中生活,顾不上寻根。但也依稀知道祖上是很早以前从浙江迁来广东的,这倒真的有可能与陶渊明有点渊源。研究历史的父亲曾经告诉我,广东人是汉族中宁肯逃到天涯海角也不肯投降的最有骨气那部分;天高皇帝远,后来的统治者虽然终于使广东也成为王土,但总不如在京畿之地管的那样严密,于是许多古代汉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在中原地区失传了,在广东却还可以找到;《云孙随笔》中“裹蒸”和“倾盖”这两段,就是他在中山大学执教时留心体察的所得。在德坚的身上我确实也看到了这种骨气。我们这“五柳村”应该保持下去,这是我首先想到的一点。
这骨气从何而来,或者说中国的脊梁怎样才能硬起来。我以为父亲在《国力与史力》中提出的论点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是应当到历史文化中去汲取力量。文天祥的正气歌不就是在那里引述历史麽。要补充的一点是,除了发扬正气,我以为,认识到历史文化的反面可能更重要,否则陶醉于我们先前阔,那是更危险的。从鲁迅的阿Q正传的出现,到三十年代对民族劣根性的热烈探讨,对这历史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至今仍是一个没分清楚的问题,将头上的癞疤奉为珍宝这类事,并没有少发生。
因此透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是五柳村的重点内容。这透视,就是要不光是看书本上是怎样写的,还要看历史的真实,要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
在中国文化中缺少科学,是西方科学兴起后,中国便大大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但是拒斥科学,顽强地要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今仍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科学好像只能在物质世界中漫游,而与精神世界无缘。
因此在五柳村中,将致力于把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探讨,保持有相当多的自然科学的内容。这与编者终究是学习地质学出身,并长期从事科学的普及有关。当然,由于将五柳作为标志,网页主要是展示两个陶家的著作,并保持自己的个性。
陶世龙 1999年10月5日
(五柳村网站:http://wlc.myrice.com/
附一:五柳村两年
—————————————————————–
在1999年10月5日写下的五柳村缘起中,我曾说:我这个人网页,当时叫TAO’S HOME PAGE,1999年5月就创建了,但因内容不多,没敢挂什麽牌子。八月中,父亲的《云孙随笔》和德坚的《风雨人生》都上了网,有点份量了,于是取了个名字叫“五柳村”,算是正式开张。
我常想,要是德坚还在,大概不会办这网站,因为我们已历经人间风雨,也明白了自作多情的匹夫,何能担天下兴亡之责。我们已竭尽所能,走到了说说天凉好个秋的时候,两个人能在这异国他乡悄悄地宁静地生活下去,此生足矣!因此特别欣赏赵之兄所赠宋人诗: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天风雨看潮生。有一年多,我在圣约翰居所后院开荒种地,修饰园林,自得其乐。
德坚的猝然先我而去,还留下用她的生命写下的回忆录《风雨人生》,命运使我无法潇洒,猛然想起,我们活了这把年纪,有多少时候是在作为一个人而活着?我以为,一个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能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如果吃饱肚子就行了,那与被豢养的牲口或会说话的鹦鹉何异!
然而,自小就受到的告诫就是“祸从口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天下有道,庶人更不可议,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最悲哀的事情也莫过于此。到了这人生的最后阶段,总该说点自己的话了吧;总该让故去的人留下的话为活人所知吧。
但是说话也得有个地方,在四川有茶馆,在加拿大向谁说去呢。亏得有了互联网,在网上我偶然看见陈定炎先生办的网站,就有一本书,他和高宗鲁合著的《一宗现代史实大翻案: 陈炯明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恩怨真相》,这位陈先生是陈炯明的幼子,高级工程师,退休了,便办了这样一个网站。对陈和孙、蒋的恩恩怨怨,我没有研究,无从置喙,但这网站至少让我看到一些和过去习惯的解释不同的说法,而且是拿出证据来的。看的人不算少,我看的时候访问记录是一千多;管他多少,总比契诃夫小说中的马车夫只能和他的马说话要强。
这个网站的发现,直接推动我把先父和亡妻的著作上网,随后又想起,十多年前和德坚一起筹划出版《中华文化》杂志。得到华中理工大学和吴世昌、邓广铭等多位专家支持,却竟然因华工是工科学校,拿不到出版局的期刊号,现在我何不也把它办到网上,于是于是建立了五柳村学术文化之页“中华文化”,发刊词叫《中华文化》在网上得到了生存空间,总算出了一口气。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阎保平博士和数据库应用研究室主任萧云在中国科普网络的发展与未来中将五柳村评为有特色,又有一定的随意性个人科普网站,看的很准。我正是随兴之所至,有材料又有所感悟,即上网。所以我这五柳村内容很杂,现在有几十个网站和搜索引擎收录了它,有归入科普的,有归入学术的,有归为期刊杂志的,还有归入文学的….按做学问的要求,我这是乱弹琴,但我从当“脱产干部”那天起,就已放弃了做学者的梦,有负于先父的期望了。文化大革命把我拉进反动学术权威的队伍来斗,但大概怎么也不大像,于是给我戴了一块大黑牌,上书“大杂家”三个字,称“家”而且大,是抬举我了,想起来还真有点滑稽,使小将们没看到他们的猎获物恐惧乞怜而失望,为此还吃了些皮肉之苦。现在更是积习难改,就这样杂下去吧。不过虽然杂,我仍有自己的规矩,对我不熟悉的不会去开黄腔,要有了,欢迎指出,马上改正,正好给自己再添点知识。
另外,看多了你也不难发现,我还是有自己的章法。总之,这个网站应是我自己的作品,如果由不得自己,也就可以不办了。
在五柳村刚建立的时候,网上的个人学术文化网站还不多,我发出的这些文章,估计不会有多少读者,所以在今年三四月前,一直没设置计数器,就是怕要是没几个人看会泄气。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我漫游在网上,终于发现国有人焉,吾道不孤。2000年4月8日上网的五柳村,特别推荐了“一个关注世界命运、人生境遇和思想变迁,交流、共享、传播学术信息的网站《思想的境界》”,当我得知主办者是南京大学的青年教师李永刚先生用业余时间办的,更是惊叹。与此同时,我的同行单单青生先生办的《地球的家园》,张兴平先生办的《地学网站大观》,还有史学方面的《兰台小筑》也被发现和相互支持了。
这互联网的妙处就是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罗马,连接开了就象滚雪球,越滚越大。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办的科普网站《中国科普博览》出世,《思想的境界》的发展,他们分别在在科普和思想学术方面给了五柳村以有力的支持,使我渐渐走出个人的小天地,特别是天马馨空的《学人网上寻踪》将五柳村也列入个人学术站点介绍后,引来了更多的和我一样在网上的嘤鸣求友者。
济南一位网友来信说:我从一篇网络介绍文章中知道了您的网址,当时很漫不经心地随便进入,但我发现:我真的找到了一个浪漫、温馨还有点悲剧色彩的网上之家,我是含着眼泪读完您夫人德坚先生的回忆录的,我也把这个网址推荐在华夏知青论坛上,有时间您也可进入看看他们的反映。
美国休斯顿的遴璘君来信说:拜读了五柳村网站内陶德坚前辈的《风雨人生》及您的《怀念真诚》,深得沧桑之感。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普通人也不容易。非常欣赏您能够安心地在网上讲些实话。也许这真是我读五柳村时感到真切的地方。
一位在北京工作,不久即将出国攻读化学博士的网友来信说:看到您的网站,我觉得言之有理!我觉得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不在物质,而在精神,而精神不死!
不用再一一列举了,总之是我突然发现,这电脑和互联网使我在垂暮之年,仍能有其价值,对我这一代人来说,或许还有它的特殊意义,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失落的青春。隔绝半个世纪的北大老同学南开大学教授刘珺珺,是通过网络和我恢复了联系,她在今年4月18日出版的今晚报上,看到孔希仲描述科技大院的离退休人员中悄然兴起的银发网络族的文章:<银发网友>,感到的就是这种氛围和情趣,次日下午就忙里偷闲地输入电脑给发来了,老友甄朔南先生读后,发来感赋:但得网络无限好,何须惆怅进黄昏.看这情况,我只要一息尚存,这网站也会存在,和这网络结下不解之缘了,
不过在我的网友中,更多的还是年轻人,他们仍然关心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而又比我们当年睿智和成熟;很珍视老年人的人生体验;看到早年学者的智慧结晶,惊叹大量精彩的思想出现在很久以前,谁说两代人不好沟通!
最近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网站“小玩家”给我来信,说:“现在少年儿童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而科普网站虽多但真正适合少儿的并不多,所以就搞了 这么个网站,实际上也是边搞边学,网站很不完善。您的网站层次很高,很有分量,我很喜欢 ,望能通过您的网站让更多的人结识《小玩家》”其实我知道,我的网页制作得比年轻人差多了,他们是看我老年人也办网站,多了几分宽容,但这也使我高兴,三代人也可以沟通。
遗憾的是,在科普创作上方面,大概要使对此抱有期望的网友失望了,因为自己长久离开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缺少创作的泉源.我的老友上网的也不多,致使“科学之笔”未能挥洒自如,仅能聊备一格。复观今日,众多科普网站正在兴起,如中国科普博览,从内容到形式均已使人耳目一新,现在应是他们唱主角的时代,作为一个老资格的看客为诸位摇旗呐喊,或可更适合我扮演的角色.
两年来使我最困扰的事,莫过于时而这里,时而那里网路不通,迫使我搬迁多次,站点分散,工作量增加,对网友亦多不便,奈世事无常,风云多变,如仅一年之间,网络行业股票价值的起落,近乎天渊之别,为此他们正在调整,我原设在Acmecity上的主力站点,已因而消失,网上世界确为虚拟,但视天地之间,熙熙攘攘,何非过眼烟云,能与世长存者,唯在人心,通过网站说出自己的话,茫茫人海,或有知音,如鲁迅先生所言,平生得一自己足矣,现在看来有这网络沟通,知我者何止一人,固不必如屈原之哀叹:“国无人,莫我知兮!”,去投江了。
为此,我觉得这网络,特别是表达个人思想与文化修养的网站,实有提升个人精神品质,纾解人间矛盾的妙用,是求得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在答北京科技报记者吴燕女士对我的采访时已作阐述。最近读到中新社记者张朔八月十三日从北京发出的电讯:“中国国家 江泽民日前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早就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更使我增强了信心,因为要达到民主的目标,总得有具体的方式方法,人民代表自然要代表人民,可是人民那么多,人多嘴杂,如果你不能全面知道各种意见,你怎么就能代表人民了呢?这的确是个难题,我看这个人网站的兴起,就开辟了发扬民主的无数的开阔渠道。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个人网站关闭了,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是这种情况,但只要这队伍是向前走,就会有更多的人来补充,这就是所谓历史的潮流吧,我相信睿智的中国人是不会落后甚至阻挡这个潮流的。当然这不等于说个人网站有什么伟大的作用,水固可以载舟覆舟,而每个个人都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水分子,至于我办这五柳村,本来没有什么宏图壮志,随着岁数越来越大,精力更加不济,诚如武松告老退居六合塔时所言,见了老虎只好让开,但张都监却仍不能放过;还是听由兴之所至,说说自己的话罢了。
陶世龙,2001年8月19日于加拿大之弗雷德里克顿
——————————————————————————–
附二: 陶世龙先生小传
陶世龙,男,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文革”中因发表讲述太阳黑子的文章,被定为“影射攻击党”的罪名,1979年取消并恢复名誉。1980年参加中国科协科普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此后致力于科普创作事业,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纵横谈》。
现侨居于加拿大之弗利德里克顿(Fredericton)。自行开辟网上新天地——“五柳村”网站,可谓“老骥未伏枥,壮心犹不已”!


作者:起风了
2001-10-30 15:47
1楼
喜欢你的推荐,我去看了wlc,以后也会常去的。谢谢老范。

作者:乎呤二Lv 6 
时间:2001-10-30 18:23:36
我也要去看看:)